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主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
观察当代中国的窗口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传播与研究,为世界理解当代中国、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张峰表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思想、情感,是当代中国人经验世界、心灵世界的生动写照。回顾中国文学作品在历史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外翻译、推介与接受的历程,不仅有利于促进翻译界、出版界和学术界的沟通,加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和读者的对话与交流,还能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与研究,思考中国文学、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促进中国文学走进国外读者的阅读视野与内心世界。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世界观察当代中国的窗口。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提出,较之其他媒介,文学是沟通心灵、增进不同国家人民相互了解的最佳渠道。因为语言的隔阂,中国现当代文学不能直接为海外读者所阅读,需要借助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有两个系统,即国内译者的翻译以及海外汉学家和翻译家的翻译。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与接受,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研究,不应局限在译本层面翻译策略(如归化、异化、误译、删改等)的研究,还应加强对译本之外因素的研究。例如,海外译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结缘的契机,译者的文学观与其翻译选择、翻译策略的关系,译者对所译作品的推介策略与阅读接受效果的关系,海外译本的“当代中国形象”等方面的研究。
尊重翻译的内在规律
美国翻译家与汉学家葛浩文认为,翻译应当具有包容性,而不应该产生分裂性。文学翻译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它于普通大众有益,于文学事业有益,既能够疗愈心灵,又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但翻译是个辛苦的工作。作为原作者的“代言人”,译者必须同时服务于原作者和译文读者。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把翻译真正做好,对译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在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东升看来,翻译是人类出于交际需要,以不同语言符号系统为媒介的跨文化思维转换和生产实践。作为生产实践的成果,翻译产品或服务不仅具有市场属性,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还具有非市场属性。翻译作为人类的精神文化创造活动,属于一种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有其内在规律。制度化翻译与市场化翻译共同构成了翻译社会性的两个层面,二者如同天平的两个托盘:翻译的目的和文本类型决定每个托盘中的重量,从而决定天平的倾斜度。译本质量评估不可单以市场效果为指标。国家翻译实践与面向市场的翻译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寻找文化共同点
文学译介出版承载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任,其关键在于让所译作品“走进去”,提高作品的接受度与翻译质量,改善出版和传播策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王颖冲表示,传统的文学译介出版要积极与其他媒介互动,包括图书与期刊的互动、文学译介与影视作品的互动、纸质出版媒介与网络平台的互动。在经济全球化、数字化时代,互补和协调的出版模式有助于开拓传播渠道,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从宣传推广角度看,译本的畅销离不开图书编辑、出版等部门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和译入国的组织机构举办中国文化宣传活动,增进文化交流。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一种跨文化行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李美认为,从提出中国文化“走出去”到现在,中国文学海外译介的成就不可否认。要在异域文化中延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必须克服语言、文学、宗教、审美等层面的多重障碍,提升作品在西方读者群中的认可度。译者应该是中立的,要站在东西方立场的共同根基上,寻求两种文化的共同点,使读者有兴趣进一步了解东方文化。
《今日中国文学》编辑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中国文学翻译档案库”、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参与协办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