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专家合影。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吕家佐)2019年6月3日,记者从中译出版社获悉,“刘宓庆翻译论著精选集”新书发布会暨中华学术外译研讨会,近日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中译出版社和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
会议邀请了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方梦之、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张春柏等十余位来自上海多所著名高校的嘉宾与会。嘉宾们各抒己见,对新书作者、中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刘宓庆的翻译理论体系以及中华学术外译等话题发表评论。
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正军首先向嘉宾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期待今后与出版社有更多合作,举办更多这样高水平的校际学术交流活动。
主持人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建国宣读了刘宓庆发来的致谢信。信中发表了两点历史感悟和现实感言,特别提到他本人得到了中译出版社(前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长达48年从未间断的倾力相助,可谓“守望相助、风雨同舟”。
王建国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授章艳分别介绍了刘宓庆的翻译思想成就。王建国从宏观上介绍了刘宓庆翻译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章艳则以“我认识的刘宓庆教授”为题讲述了在同济大学与刘宓庆共事期间亲历他为学为人的点滴故事。
会议现场,播放中译出版社总编辑贾兵伟视频。主办方供图
在专家发言环节,方梦之首先发言。他认为,刘宓庆的翻译研究思想很有代表性,具体可以概括为民族性、科学性、对策性、实践性。他表示,刘宓庆“本位关照,外位参照”的研究原则以及他的翻译主张,与今天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倡议是不谋而合的,因此,他对于中国翻译研究界的影响必定是深远的。
张春柏在发言中谈到,他在翻译实践上最佩服许渊冲,在理论研究上最佩服刘宓庆。刘宓庆几十年如一日著书立说,没有丝毫功利心,这种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值得青年学者学习。他表示,刘宓庆为构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呼吁学界重视对中国传统译论的继承和发展,将刘宓庆翻译思想作为研究对象。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朱振武在发言中表示,刘宓庆的学术贡献、翻译思想、学术跨度超出许多西人,是当之无愧的翻译大家,我们在出版之外还需要做更多工作,将这样的典范树立起来。他谈到,刘宓庆坚持“国学为根,西学为鉴”,学术功底扎实,写作时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今天我们树立刘宓庆这样的典范,能够有力地冲击学术藩篱和学科藩篱,促进外语学科的健康发展。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傅敬民在发言中表示,刘宓庆在《现代翻译理论》中提到的翻译思维,在上世纪90年代曾深刻影响了他的研究方向,他的很多文章都是受刘宓庆的理论影响而写的。他倡议在《上海翻译》上开设刘宓庆专栏,从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建构、对策论、整体性整合研究等角度组织3至4篇文章,明年刊发。
发布会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由中译出版社代表、对外汉语出版中心主任胡晓凯向华东理工大学赠送“刘宓庆翻译论著精选集”丛书。
中译出版社总编辑贾兵伟特意为本次新书发布会录制视频,向与会专家表示诚挚感谢,并介绍“中译翻译文库”项目,聘请与会的十二位教授为文库学术委员会顾问。
在下半场的“中华学术外译”研讨中,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屈文生、复旦大学教授王建开、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赵刚、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陈琳、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教授温建平、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吴碧宇依次发言,讲述他们与刘宓庆的交往故事、刘宓庆翻译思想对他们的影响,以及在各自领域的治学心得。
中译出版社出版“刘宓庆翻译论著精选集”。主办方供图
附:【刘宓庆及其著作简介】
刘宓庆是中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他在翻译实务与理论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四十余载,秉持“本位关照、外位参照”的研究方法,创建了翻译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在国内外学术界备受重视。
“刘宓庆翻译论著精选集”是中译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重点学术图书,精选了刘宓庆先生的六部代表作品,集中展现其理论发展脉络和思想精髓。这六部作品分别为《文体与翻译》《文化翻译论纲》《新编当代翻译理论》《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翻译美学导论》《翻译与语言哲学》,被列入多所学校的考研必读书目。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